魚油怎麼挑?吸收率和安全性都要顧!

魚油是什麼?有哪些人需要?該怎麼挑選呢?

現代人因為吃太多紅肉與脂肪,飲食不正常、營養不均衡的情況非常普遍,專家們都認為魚油是改善這情況的重要關鍵。幾百年來,居住在北極圈的因紐特人長期以海豹為主食,飲食習慣一向是多肉、高油,但,因紐特人卻很少有慢性的困擾?!科學家調查之下才發現,他們除海豹之外,也吃大量油脂豐富的魚類,北極圈特別寒冷,這些魚類的魚油含量特別高,幫助因紐特人大大解決了順暢的問題,對慢性問題有非常好的保護作用

什麼是魚油?

魚油是從富含脂肪的深海魚類(如鯖魚、鮭魚、沙丁魚)萃取出的天然油脂,主要含有Omega-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,尤其以裡面的EPA 、DHA、DPA最為珍貴。適量補充高品質魚油可幫助維持身體機能,促進整體健康,提升保護力。

魚油有什麼健康益處呢?

魚油富含Omega-3脂肪酸,能促進新陳代謝維持生理平衡與健康。現代飲食中,Omega-3攝取普遍不足,而Omega-6的比例卻過高,甚至很多外食或是加工食品使用大量飽和脂肪酸,讓Omega-3/Omega-6 失去比例,飽和脂肪酸也攝取過量,所以補充omega-3脂肪酸是現代人非常需要的事。

世界衛生組織(WHO)與台灣的國民健康署都飲食指南裡都建議要多吃魚,每周要食用1-2份的魚,美國心臟醫學會建議每天要攝取約300~500毫克的DHA與EPA,也相當於每週要至少吃2次的魚。

EPA對通暢代謝有很好的幫助,對銀髮族群、中年族群、運動族群很有益處。
DHA則對幼兒成長發育很有幫助,所以媽媽與小孩都很需要,對於學習專注也很有幫助,因此上班族與學生也很需要。同時DHA與葉黃素可以互相搭配吸收,有加乘作用,對保護晶亮很有益。

如何挑選魚油?

選擇高品質魚油時,Omega-3的濃度是關鍵,一般來說,濃度超過80%的魚油能提供更有效的健康益處,避免攝取到不需要的雜質與油脂。

此外,魚油的分子型態會影響人體吸收率,目前市面上主要有TG(天然三酸甘油酯型)與EE(乙基酯型)兩種。

  • TG型為天然存在的形式,生物利用率較高,較易被人體吸收
  • EE型則經過濃縮純化,Omega-3含量較高,但吸收率稍低,適合希望高劑量補充的人。

但是近年最新生物科技推出再酯化型的rTG形式,兼具TG、EE兩者的優點,既保持天然油脂的分子型態,好吸收;又經過濃縮純化,所以Omega-3含量高,更值得選擇。

此外,選擇有IFOS、GOED等國際品質認證的魚油,確保低重金屬殘留與無污染來源,也確保魚油來源的永續經營。魚油最好的天然來源為居住在大洋深海的海魚,如鯖魚、鯡魚、沙丁魚、秋刀魚等油脂豐富的魚,選擇深海的魚種可以遠離人類活動產生的汙染物,而選擇小型魚可以大幅避開汙染物的生物累積效應。
魚油的穩定性也很重要,建議挑選含抗氧化劑(如維生素E)以避免氧化變質。

最後,軟膠囊或液態魚油可依個人需求選擇,液態適合吞嚥困難者,但容易氧化,且腥味會讓很多小朋友不敢吃;而軟膠囊則方便攜帶與保存。

魚油適合誰吃?

魚油適合所有飲食不均衡的人補充,特別是學生、上班族與銀髮族。
魚油雖然來自天然,但是某些族群需特別注意或避免食用:

  1. 對海鮮過敏者:魚油來自深海魚類,可能引發過敏反應,如皮膚搔癢、紅疹或呼吸困難。
  2. 素食者:因魚油來源於魚類,素食者可選擇植物性DHA藻油作為替代。
  3. 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者:魚油可能影響血液凝固,與阿司匹林、華法林等抗凝血藥物併用時,可能增加出血風險,應諮詢醫師。
  4. 即將手術者:為降低術中出血風險,建議手術前提早停止補充魚油。
  5. 懷孕與哺乳婦女:應選擇經過純化、無重金屬污染的高品質魚油,並諮詢醫師確保安全攝取劑量。
  6. 腸胃敏感者:部分人可能會出現腹瀉、噁心或腸胃不適,建議隨餐服用並減少劑量。

魚油最佳攝取時間

魚油屬於脂溶性營養素,建議在餐中或飯後食用,利用食物中的脂肪幫助吸收,提升Omega-3的利用率。搭配含有健康脂肪的餐點,如堅果、酪梨或橄欖油,能進一步優化吸收效果。此外,避免空腹服用,以減少腸胃不適或腥味回嗆的可能性。分次隨餐服用,也可以更加穩定血液中Omega-3的濃度,達到更佳的健康益處。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